10月17日—20日,“中国秦汉史研究会2025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东汉文化研究成果交流会”在湖北省枣阳市举办。这场文化盛会为当地文化传播与城市品牌建设按下“加速键”,枣阳市邮政分公司以此为契机,提前策划并启动《汉阙千秋·光武故里》专题邮册(见右图)发行项目,将“国家名片”与东汉文化深度结合,创新融入多重亮点:特别发行《龙飞白水 松子神陂》枣阳四枚版个性化邮票,在邮册封面呈现东汉“云台二十八将”形象,并采用UV工艺,以精致触感与视觉效果凸显文化质感,让拥有2200年建城史的枣阳,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民众。
该邮册以文化载体为核心定位——围绕汉光武帝刘秀故里这一核心IP,串联起枣阳汉文化地标、非遗资源等特色元素,不仅借邮票的权威性印记枣阳的历史厚度,更以图文结合形式将“光武中兴”发祥地的城市形象具象化,为后续文化交流、城市宣传注入动力。
政企协同是项目落地的坚实基础。从策划到执行,该项目始终秉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启动之初便成立专项团队,枣阳市分公司总经理周黎丽挂帅统筹,多次带队走访枣阳市委宣传部、东汉文化研究会,专题汇报邮册设计方案,通过充分沟通,明确文化内容核心。
市县联动为邮册品质保驾护航。在执行阶段,枣阳市分公司邮政业务部主动“揭榜立项”。为确保内容精准,团队与相关单位沟通需求、核对宣传内容超50次,从文字措辞、图片选用到文化元素呈现逻辑逐一打磨。同时,反复调试UV工艺效果与个性化邮票设计细节。襄阳市邮政分公司邮政业务部全程给予支撑指导,把关图文合规性、邮票适配度等关键内容,形成“市级指导、县级执行”的联动机制,从源头保障邮册品质。
多方聚力为邮册出谋划策。邮册的文化价值与宣传潜力得到枣阳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:9月17日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望少辉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,项目专班介绍创意与文化内涵,与会人员为邮册把脉定向,并提出优化建议;9月22日,市委宣传部正式批复设计方案,首批印制1000册,使其成为官方认可的“枣阳文化名片”,为后续秦汉文化盛会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动能。
此次《汉阙千秋·光武故里》专题邮册开发,枣阳市分公司从特色邮品定制、工艺创新到市县邮政联动,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地方特色邮册开发模式。接下来,襄阳市分公司将以此次项目为范例,助力襄阳各县(市)分公司在集邮品定向开发中深挖地方文化资源、创新业务形态,推动邮务业务从“传统服务”向“文化赋能”转型,让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借邮票这一“国家名片”走向更广阔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