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,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。报告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50.80亿元,同比增长1.82%;实现净利润767.94亿元,同比增长1.07%。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,有效提升风险把控能力,主要风险态势平稳可控。截至9月底,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.94%,延续了多年来的低位运行态势。
今年以来,邮储银行坚定不移推进战略升级、改革创新和风控提质,积极抓机遇、促改革、破难题、提能力,实现了结构优化、均衡稳健、风险可控、资本充足的高质量发展。1—9月,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1.68%,保持行业优秀水平,利息净收入表现逐季改善;中收同比增长11.48%,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0.75个百分点;大力发展非息业务,重点抓债券、基金和票据“三个非息创收点”,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.52%,在营收中占比提升2.40个百分点。在支出端,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,加快数智化转型和集中作业,前三季度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2.66%;成本收入比较去年同期降低2.65个百分点。在风险防控方面,加强资本精细化管理,持续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设,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提升1.09个百分点,为稳健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此外,邮储银行加快“看未来”技术应用,批复客户同比增长37.24%,批复金额达4.62万亿元,同比增长170.30%。
在资产端,邮储银行坚持以RAROC(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)为标尺,全面提升各类资产的均衡配置能力,前三季度贷款增加7426.89亿元,同比多增1122.09亿元,存贷比较上年末提高1.24个百分点;对公贷款增加6535.42亿元,增长17.91%,同比多增2786.00亿元,在客户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提升了3.62个百分点,形成更加稳定的零售与对公“双轮驱动”格局。在非信贷业务方面,持续加强市场研判和前瞻性布局,抢抓机会、灵活配置,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6.70%。
在负债端,邮储银行持续巩固稳定、低成本的资金优势,前三季度存款增加9289.03亿元,增长6.08%,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018.15亿元,增长12.19%。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,前三季度同比多增超千亿元。平均付息率保持上市银行优秀水平。
邮储银行立足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优势,加快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建设,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加速创新普惠金融特色服务模式,截至9月末,涉农贷款余额达2.47万亿元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.75万亿元,本年累计投放金额均超过1万亿元。加快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服务体系,截至9月末,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400亿元。完善全方位绿色金融服务体系,三季度投资5亿元绿色债券基金,绿色贷款余额达9992.84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6.32%,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。打造“服务升级+产品创新+公益关怀”的养老金融服务模式,服务55岁及以上中老年客户超3亿户,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超1.3亿张,个人养老金缴存规模稳定增长。升级数字金融服务能力,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首批业务功能正式投产上线,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%;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全面上线,效能提升近50倍;迭代“i-Super”数字金融指数,拓展应用范围,优化发展路径。
在促消费方面,邮储银行出台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,第一时间组织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,三季度非房消费贷款实现环比增长,9月贴息领域经营贷款投放金额同比增长超10%。
邮储银行还致力于实现客户财富的稳健增值。截至9月末,零售AUM(管理个人客户资产)规模达17.89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超7%;富嘉及以上客户规模达654.85万户,较上年末增长12.16%。
围绕组织架构、网点经营、市场服务体系、激励机制、数智化转型、风险管理体系、运营管理体系“七大改革”,邮储银行聚焦核心能力建设,加快体系改革,系统培育转型动能。通过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,稳妥推进“一分一支”改革试点,充分发挥数智化优势,加快“云柜”远程服务和“数字人”等数智科技推广应用等举措,持续增强资源整合、数智驱动与集约运营能力,推动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双提升,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。